我的新中國文史觀

我的新中國文史觀

不分真好  買賣是寶

1980年經常出差去廣州,有空就到沙面西橋清平路,那裡有很多南北攤販賣老東西。好貨先給古董老闆挑 ,然後是外籍人員,第三輪才到當地人士,那時源勝新街古董市場還沒影。
家裡本就有古瓷字畫,是我娘舅李煥章的舊藏。他是民國時英德縣長和英德中學校長,我媽很小就跟他生活。這些古董我媽帶着,不分真假,幾十年在粵北廣州香港顛簸流離,就和故宮南遷文物的遭遇一样,最初是爲了躲避日本人的劫掠。

66年文化大革命來了,爲了避禍,我爸媽袛能把這些”四舊”東西砸碎燒掉,都不分真假。我記得有陳洪綬仇英的掛畫,乾隆盤碗和罐子瓶子,一家兩代七人深夜裡悶聲砸,恐怕隣居撿舉,更怕他們知道我爸媽是回祖國支援建設的香港校長。

中國人從來對真假惟恐不亂,歴史有正史野史,書有正版翻版,就連近代盛行的主義,也難分真假。都進博物館了,現在還爭論陳獨秀毛澤東誰是真正馬傳人,真社假社?革命幾十年的鄧小平最英明,他不忌諱自己是“四川耗子”,還説‘’不管白猫黑猫,抓到老鼠就是好猫‘’。

鄧小平不去分辨那隻是真猫!

現在袛有專家幾元錢撿的才叫真才是國寶,平民百姓收藏幾十年都不算東西!大衆全忘了50年代熱釋光撿測結果,大英博物館的唐三彩75%是膺品。當中就沒有大維德爵士和專家挑選的藏品?有些人還跟著外國公司叫嚷“流傳有序”才上拍,不知道外國人玩中國古董的”序”不超過二百年。最有名”鬼谷子下山”瓷罐的照片不超過150年,之後到賣主也沒了序,但是拍卖行照賣不誤。

我們一千多年前的唐朝,就流傳得很有序,” 舊時王謝堂前燕,飛入尋常百姓家。(烏衣卷/劉禹錫)”,把來龍去脉說得清清楚楚。
我四十多年收藏古瓷古董經驗,很多人不論真假,能買賣才是寶,付錢者才是專家。

感恩這個全新網台給所有收藏人士、專家、行家提供了世界性的展示和買賣平台,爲文物藏品帶來現代數碼化市場和無限商機!

( 歡迎轉載、摘錄。)

2024年6月1日
特邀撰槀人 陳剛
香港文物師學會 榮譽主席